云南双江:念好“山字经”打好“三张牌”促进生物药业高质量发展
来源:双江县邦丙乡 | 作者:唐永萍 李龙凤 | 发布时间 :2025-09-15 | 60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近年来,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依托山高、林多、气暖、生态资源优势,通过采取组织化引领、规模化种植、集约化转型、联农化发展的“四化联动”创新举措,打好生态、品牌和增收三张牌,大力发展生物药业,在仙人山倾力打造“高山药谷”,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生物药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。

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邦丙乡岔箐村村民在中药种植基地务工 罗成祺 摄

打好“生态牌”,抓实基地建设。深入贯彻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,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。依托“党支部+企业+基地+农户”模式,由岔箐村党总支牵头整合分散土地资源,流转土地2万余亩,统一流转、统一规划、统一经营,建成集中连片优质中药材核心种植基地,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协同发展,实现“小田并大田、碎地变基地”,为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突出龙头企业带动,成功引进临沧桂仁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2家,总投资约8600万元,依托仙人山海拔高、昼夜温差大、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自然条件,重点发展附子、小柴胡、草血竭、百合、当归、臭参、三七等药材。目前,种植面积近2000亩,预计今年将突破3000亩大关,至2028年突破中草药示范种植基地2万亩,直接带动500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,户均年增收超万元,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
打好“品牌牌”,抓实标准化种植。立足生态禀赋,锚定“高山药谷、有机药乡”定位,构建以品牌为引领、以标准为支撑、以联农带农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体系,体系化塑造品牌。强化品牌统领,明确“一谷引领、多点支撑、全域联动”发展思路,科学布局产业格局,持续放大样板示范效应,采取“示范种植+技术推广”模式,发展附子、草血竭等中药材,带动周边农户由“零星散种”向“集约规模”转型。严格执行有机种植标准,夯实品质安全根基,全域禁用化肥农药,确保产品符合高端市场需求。通过有机标准倒逼产业升级,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,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,实现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的价值转化。

 

打好“增收牌”,抓实群众持续增收。坚持党建引领、企业带动、农户参与,健全利益联结机制,依托生物药业发展,由村党组织牵头,企业、基地、农户三方签订协议,明确“土地流转得租金、基地务工得薪金、效益分红得现金”的收益分配方式,确保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,推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。截至目前,全乡药材基地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000余个,已发放劳务工资30万元,全部实行“当日结算”,直接受益农户,实现劳务报酬零拖欠、零纠纷。据测算整个种植周期结束后,预计将发放劳务工资60万。同时,生物药业产业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6万元,用于基础设施维护、公益事业和困难群体帮扶,切实增强村级组织“造血”功能,形成“产业兴、农民富、生态美”的良性循环。

焦点推荐
产业资讯
金融聚焦
县域经济
教育培训
对外贸易
航空产业
文旅聚焦
 
联系我们

上海:上海市奉贤区国顺路936号

江苏: 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2号509室

邮箱:ehanfu@foxmail.com
网址:www.diancay.com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网标注“来源:XXX”“作者:XXX”的作品(含图片、文字)均由来源方和作者提供,旨在为来源方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;若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内容主张知识产权,请及时来电或邮件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立即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因之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概不负责。